據今年1-10月的消防數據統計,電氣火災又占據了榜首位置,前十月,一共有21.7萬起因電氣原因引發的火災,占總數的30.3%。造成418人死亡,直接財產損失26.3億元。
近十多年,電氣火災一直穩占榜首位置。外在原因受電器設備增多、用電量增加、線路時間長老化等諸多方面影響;而內在原因還是用電使用不規范,監管不到位造成的。
智慧用電從2017年國家出臺相關政策幫助正式推廣以來,也已經過去六七年時間了,但是智慧用電的市場占有率還是非常的低。真正安裝使用的主要是一些大型的企業單位,并且數量不多,而數量龐大的中小型企業、街邊門店、居民住宅基本都還沒有普及智慧用電監管方式。
大型企業單位一般都配備有專門的電工監管人員,對于用電安全的監管會相對較嚴格,也會有定期的檢查維修。而大多數的中小型企業與之不同,特別是遍地可見的街邊小商鋪,用電安全基本處于無監管狀態,使用只用不管,雖然用電量并不是很大,但是各種安全隱患存在并不能得到及時解決,所以發生火災的概率就大大增加了。
國家推廣智慧用電的目的是要全域廣泛使用,而不僅僅是為部分企業提供安全保障,市場上數量龐大的中小型企業更需要智慧化的用電監管,因為這部分場所更容易發生小火亡人事件。
電氣火災發生的主要原因是用電不規范、線路帶病作業。用電不規范是指不顧線路的承載能力超功率使用電器、同一線路長時間過電、私拉私接電線等操作。我們生活工作中,大部分人沒有用電方面的知識,很多時候為了用電方便,隨意接插排、扯電線、多電器同時使用是常態,殊不知,這些用電行為都是不合理的,可能會引發安全隱患。
加上,大部分的家庭、小企業、小門店都沒有定期檢查線路的習慣,甚至有些線路破損了因為不影響暫時使用也是照常帶病作業,也為用電安全增加了很多危險。
智慧用電應該是一項全民使用的惠民技術,應該惠及到所有人、惠及到所有的用電場所。通過智慧用電的自動化監管方式,幫助我們監管人工肉眼看不到的線路內部變化過程、無人監管的時段,及時發現其中存在的安全隱患,盡早解決,避免拓達延誤造成事故發生。